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:駱駝灣迎來新曙光
2019-09-18 09:44:00  來源:農民日報  作者:牟漢杰 崔現(xiàn)芳 陳欣瑤  
1

鄉(xiāng)村干部報網
微信公眾號

鄉(xiāng)村干部報網
官方微博

游客在駱駝灣一號院前留影。本報記者 崔現(xiàn)芳 攝

 

  大家擰成一股繩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汗往一處流,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(xiāng)親們過上好日子?!暯?/strong>

  初秋的太行山區(qū),清涼宜人。記者從河北省阜平縣城出發(fā),驅車沿蜿蜒的柏油路西行,四十分鐘后抵達大山深處的龍泉關鎮(zhèn)駱駝灣村。

  從村口望去,月牙狀的村落依偎在群山腳下,嶺上時有白云飄過;一棟棟太行山居風格的新房,在綠樹掩映間錯落有致;馬路兩邊的格?;ɡ_紛鮮妍,村民們怡然自得地在農家樂或山邊果園、菇棚里忙活著,讓人頓生回歸田園之意。

  駱駝灣村所在的阜平縣屬革命老區(qū),是當年晉察冀邊區(qū)政府所在地,又在燕山-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區(qū)域內。這里土地貧瘠,交通閉塞,道路狹窄崎嶇,基礎設施落后。6年前,村里常住居民以留守老人為主,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靠種植土豆、玉米和外出務工,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。

  2012年12月30日,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皚皚白雪,來到海拔1500多米的駱駝灣村,走訪看望困難群眾,在這里向全國發(fā)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——“大家擰成一股繩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汗往一處流,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(xiāng)親們過上好日子。”勉勵干部群眾“只要有信心,黃土變成金”??倳洀娬{,要“因地制宜、科學規(guī)劃、分類指導、因勢利導,各項扶持政策要進一步向革命老區(qū)、貧困地區(qū)傾斜,進一步堅定信心、找對路子,堅持苦干實干,推動貧困地區(qū)脫貧致富、加快發(fā)展”。

  6年多來,按照總書記指示精神,在河北省各級黨政部門與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,駱駝灣村精準施策、持續(xù)發(fā)力,立足當?shù)刭Y源優(yōu)勢,發(fā)展優(yōu)質食用菌、水果產業(yè)和農家樂、民宿等生態(tài)旅游業(yè),曬出了亮麗的脫貧成績單:2013年建檔立卡時貧困人口189戶、447人,2018年底下降到1戶3人,貧困發(fā)生率由79.4%下降到0.5%;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50元,增長到2018年的11239元。

  駱駝灣村已經摘掉了“窮帽子”,村莊環(huán)境和群眾精神面貌等都發(fā)生了喜人的變化。大山里許多年冷清寂寞的小村莊,終于激發(fā)出新活力、迎來了新曙光。

  精準脫貧育產業(yè)

  2012年前的駱駝灣村,全村247戶人家分布在9個自然村,最遠的距離中心村7公里山路,最小的只有4戶8口人。這里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,除了面積狹小的水澆地之外,剩下的大都是用石頭塊壘在山梁上的“薄田”,人均耕地僅1畝。主要作物為一年一收的土豆和玉米,村民平時散養(yǎng)點豬和雞,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,部分村民農閑時會上山刨些藥材補貼家用。

  “山高溝深龍泉關,亂石灘里掙錢難。脫貧致富雖然很難,但我們有信心?!饼埲P鎮(zhèn)黨委書記劉俊亮說。鎮(zhèn)里邀請相關專家實地考察、把脈問診,幫助村民拓寬思路、轉變發(fā)展方式:駱駝灣村天藍水綠,空氣質量非常好,這樣的環(huán)境產出來的香菇大概率是優(yōu)質香菇;駱駝灣村夏天正午最高氣溫也不超過30℃,是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,冬天雪景優(yōu)美,山泉形成的冰瀑能保持到來年3月,加上距石家莊、北京、天津等大城市不遠,有著巨大的旅游潛力。

  于是,打造鄉(xiāng)村生態(tài)旅游、山下發(fā)展食用菌種植、山上種植新型果樹的產業(yè)脫貧思路,就此確定。

  六七年過去,駱駝灣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——

  駱駝灣村南的低緩山坡上,分布著一排排罩著黑色遮陽網的食用菌大棚,共有75棟。龍泉關鎮(zhèn)副鎮(zhèn)長、駱駝灣包村干部曹建平介紹,這是由公司牽頭對200畝荒山河灘進行改造而成,采用“政府+金融+科研+龍頭企業(yè)+合作社+農戶”六位一體的模式,每年種植香菇117萬棒,銷售收入約600萬元,農民增收200余萬元。100余名勞動力可實現(xiàn)月均收入2000元。

  種植蘋果、櫻桃、藥材,也是駱駝灣村致富的新手段。采取“公司+農戶”的形式流轉土地700畝,分別種植高山蘋果、優(yōu)質核桃300畝、櫻桃100畝、林下藥材300畝。果樹掛果前,承包公司給村民每年每畝地補助1000元,掛果后實行利潤五五分成。平時,村民還可到果園進行套袋、施肥、鋤草、采摘等打工掙錢,每天可獲得工資80-100元。如此農戶就有股金分紅、土地流轉租金和務工收入的三項進賬。

  駱駝灣村還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、豐富的水資源、毗鄰天生橋景區(qū)等優(yōu)勢,引導村民發(fā)展農家樂和民宿產業(yè),激活生態(tài)旅游,吸引大量游客。村里有68戶村民與北京寒舍公司合作開辦農家院,農戶把閑置的農家院租給公司經營,戶均年增加租金收入1萬元。民宿產業(yè)帶動本村及周邊群眾90人就業(yè),人均務工年增收達到2萬元。

  產業(yè)興旺讓駱駝灣村民揚眉吐氣,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憧憬。

  人居環(huán)境綻新顏

  2012年那個冬天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駱駝灣看望貧困群眾,村民唐宗秀挽著總書記的手臂、走過黃泥墻的畫面,至今讓人印象深刻。

  唐宗秀家當年破舊低矮的泥土小屋,如今已變成青磚灰瓦的新房子。這是一座太行特色新民居,6間大瓦房,小木格窗改成了保溫的雙層玻璃窗,寬敞明亮。作為駱駝灣村首批“住房改造提升戶”,2016年11月初,唐宗秀搬進新家,了卻了多年愁事。

  “要不是政府補貼,俺這輩子哪能住上新房?”今年74歲的唐宗秀老人告訴記者,新房面積90平方米,建房花費20多萬元,自家出了不到5萬元?!叭缃穹孔哟罅?,4個成了家的閨女要回來,家里有地方住。”

  唐宗秀家的變化正是駱駝灣村容村貌發(fā)展變化的一個縮影。據(jù)了解,2013年之前,駱駝灣村大部分村民住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,幾十年間沒人翻蓋過新房。要實現(xiàn)整體脫貧,改善人居環(huán)境無疑是一場硬仗。

  縣里和鄉(xiāng)鎮(zhèn)通過聘請規(guī)劃設計單位進行總體規(guī)劃,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和棚戶區(qū)改造,整村推進住房改造提升工程。經過各種補貼后,村民翻修一座50平方米的新房,一般僅需自己投資2萬元左右就能完成。截至目前已為223戶村民實施改造提升工程,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解決21戶的住房安全問題,全村家家都翻建了新房。

  “真正是青石瓦、小披檐、木條梁、花格窗?!辈芙ㄆ阶院赖叵蛴浾呓榻B,改造后的房屋設施齊全、功能完備,室內有廚房、衛(wèi)生間,實現(xiàn)集中供水、供暖,村民徹底告別了背山泉水、靠木柴取暖、使用旱廁的生活。

  2013年前,駱駝灣村只有一條3.5米寬的水泥路,基礎設施非常落后。在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扶持下,現(xiàn)已修通了長5.2公里、寬12米的二級路,連通382省道,大大提高了通行條件。

  村莊環(huán)境的整體提升改造也在同步進行。村內全部實現(xiàn)了道路硬化、街道亮化、環(huán)境綠化和安全飲水;農村電網、通訊基站、光纖寬帶實現(xiàn)全面升級;村里還建起幸福院、文化廣場、大戲臺、農家書屋、銀行網點和公共廁所,實現(xiàn)了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全覆蓋?!耙郧按謇锒际峭谅?,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?,F(xiàn)在各方面的設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?!瘪橊劄炒妩h支部書記顧瑞利說。

  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涌活力

  今年35歲的返鄉(xiāng)青年劉永剛,經營著村里一家農家樂和一家燒烤店。過去村里窮,他從2003年起就在北京打工,其間認識了同在北京打工的安徽姑娘翟艷玲。翟艷玲說起第一次到駱駝灣村的情景記憶猶新:早晨出發(fā),一路3次轉車,到村時天已經黑了,“村子里破得不行,山路坎坷難行,走在街上石子硌得腳生疼。”她當時心想,將來絕不在駱駝灣定居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阜平駱駝灣村考察后,劉永剛受到極大鼓舞,意識到家鄉(xiāng)即將發(fā)生大的變化。2013年他辭去北京的工作,回到駱駝灣創(chuàng)業(yè),“那年我想著趕緊把我那個老房子翻蓋了,正好趕上2013年危房改造,政府給兩萬八千塊錢補貼,加上自己打工攢下的積蓄,蓋了10間平房,有餐廳、有住宿,開起了農家樂?!?/p>

  坐在燒烤店里,劉永剛神采奕奕:“這個店是我創(chuàng)業(yè)以后的第二個店,今年五一剛開張。也不用雇廚師,我自個兒都會,縣里旅游局每年都會拉我們出去培訓。夏天我做點燒烤什么的,冬天就變成火鍋了,流水高的時候一天能有3000多元?!倍南眿D翟艷玲,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在村里當起了老板娘。

  任二紅也是村里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青年,20歲就到北京打工,在北京他開著兩家暖氣店。瞅準機會,2015年5月他把暖氣店轉了出去,回到了駱駝灣村。依靠政府補貼、貼息貸款等優(yōu)惠政策,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房屋,開起了農家樂。

  今年,任二紅把農家樂出租給一家旅游公司,租金一年4萬元。他自己騰出手來,開了個超市?!捌匠R惶斓牧魉?000元左右,高的時候能到八九千。像五一那天人真多,打開的冰柜門基本上就沒有關上過,這個人打開剛拿完飲料,那個人就又去拿了。一整天啊,從早上九點多開始,一直忙到下午四點多,我和我媳婦兩人一天下來什么也沒顧上吃。”任二紅站在收銀臺前,高興地對記者說。

  隨著駱駝灣鄉(xiāng)村游人氣的聚集,昔日沉寂的山村熱鬧起來。很多年輕人開著汽車回來了,有的開農家院,有的開超市,有的承包了食用菌大棚種起香菇。曾經只有老人留守的村莊,因為年輕人的歸來,煥發(fā)出生機與活力,近些年全村累計有80多名年輕人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  昂揚進取有精神

  “咱們的居住環(huán)境好了,生活環(huán)境也變好了。最明顯的變化是,老頭老太太的精神面貌不一樣了,村里的一個庫房門口原來有個碾子,老頭老太太冬天沒事就坐在那兒一溜兒,家長里短就這么閑聊,基本上冬天就是這么一種狀態(tài)。夏天也是,吃過午飯以后,老頭老太太就在那路邊打撲克牌?,F(xiàn)在基本上沒有那種情況了,大家都忙得顧不上了?!比味t跟記者分享他的觀察體驗。

  是什么讓老人們“忙得顧不上”了呢?在村“第一書記”劉華格看來,是村脫貧產業(yè)的整體開發(fā)——餐飲、民宿、零售業(yè)所提供的服務崗位,以及村保潔、綠化等公益崗位幾乎吸納了留守村中的全部剩余人口,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人人有活干,戶戶無閑人”。

  每日從龍泉關鎮(zhèn)騎電動車來駱駝灣山貨土產店上班的趙海英深感變化之大:“以前沒有掙錢的地方,年輕的都出去打工了,現(xiàn)在好了,你們可以去村里的露天飯店‘回家吃飯’看一看,六十多歲的婦女,不論是打掃還是幫廚,都能掙錢!”在趙海英看來,駱駝灣里原本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大叔大媽們身上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——他們精神抖擻、臉上都帶上了笑容。

  的確,相比于村廣場上的小吃街,“回家吃飯”的特色不僅在于地道的家常菜,更在于“人”——從烹飪到服務,忙碌其間的大多都是彼此相識多年的老姊妹。

  記者在火爐前找到了正在烤制煎餅的72歲老人顧寶青。2012年習總書記在駱駝灣走訪的第一戶,正是唐榮斌與顧寶青夫婦的家。老人的舊居如今修舊如舊,成了駱駝灣最具紀念意義的景點之一。隨著露天飯店“回家吃飯”的開張,顧寶青主動為露天食堂提供了烙制“攤黃”等本地面食的全套炊具,也一并帶來了已漸漸“失傳”的烹飪手藝,每月領取工資2000元。顧寶青趁著烹飪間隙對記者說:“每天到這兒干活,身體好像比原來還強嘞,再也沒有這兒疼那兒疼了!”

  73歲的五保老人韓來福,年輕時給廟里畫過壁畫,前些年,他靠著每月四五百塊救濟金過日子,常常拎著壺酒,在大街小巷閑游蕩。今年他主動找到劉華格,向她要活兒干。他現(xiàn)在每天在村大戲臺的一角負責在草帽上寫字、賣草帽給游客。談起自己思想的轉變,韓來福老人望著煥然一新的文化廣場,感慨地說:“形勢變了,思想也要跟著變,現(xiàn)在,有業(yè)才算有家!”

  “隨著富民產業(yè)的興起、住房條件的改善、基礎設施的完善、旅游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村民不僅擺脫了物質貧困,更實現(xiàn)了思想脫貧、精神脫貧?!备菲娇h委書記劉靖說。村民由之前的“要我干”向“我要干”轉變,參與包棚種植、務工就業(yè)、發(fā)展農家樂的多了,閑暇時到文化廣場娛樂、到農家書屋學習充電的多了,鄉(xiāng)風文明蔚然成風。

責編:車婧
繁昌县| 丹东市| 和龙市| 重庆市| 秭归县| 惠来县| 栾城县| 金湖县| 新丰县| 洛隆县| 雅安市| 济源市| 岱山县| 双城市| 靖江市| 横峰县| 平山县| 龙陵县| 石棉县| 霸州市| 伊川县| 镇安县| 崇阳县| 闸北区| 越西县| 册亨县| 平湖市| 隆化县| 台北市| 舟曲县| 十堰市| 乌拉特前旗| 闵行区| 故城县| 保靖县| 龙岩市| 沂水县| 共和县| 新巴尔虎左旗| 永州市| 武宣县|